跟著總書記看中國︱倉廩實、科技興 北大荒農業現代化大步向前

时间:2023-08-04

  見到北大荒集團建三江七星農場種植戶張景會時,他们正前去自家地裡观察水稻長勢。今年張景會在自己承包的352畝水稻田裡應用了高效施肥技術,水稻長勢比客岁還要好。“全班人们現在是七星分公司的科技示范戶了,得積極學習種植新技術,還得帶動更多種植戶用好新技術,這心裡頭是一刻也不敢鬆勁。”

  成長於黑地皮的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是你们國耕地規模最大、綜合生產才气最強的國家合键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多年來,北大荒尽力維護國家糧食从容、探路農業現代化,2022年,北大荒糧食產量實現“十九連豐”,糧食總產量達451.3億斤,把千萬畝良田這裝滿“中國糧食”的“中國飯碗”穩穩端牢。

  2018年9月25日,習總書記來到黑龍江農墾建三江束缚局考核調研,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總書記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说:“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通俗想起與總書記見面的場景,已經在北大荒種地28年的張景會深有感觸。“有了總書記的勉励,這些年種地越來越有决心,農場裡有了啥新品種、新技術,全班人们都願意在自家田裡做試驗。”因為敢闖敢試,張景會現在已經成了“全國種糧大戶”。

  從2019年開始,張景會特别撥出100畝稻田,參加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三江平原稻區化肥農藥智能機械化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树模”對比測試,實現減肥、減藥18%,經測產對照,較常規水田增產15%以上。

  張景會說,自家水稻高產有一個“小訣竅”——選擇優質稻米品種。2019年至2022年,張景會連續四年種植優質水稻品種面積佔全田70%,每畝扩张后果達到30元以上。

  糧食生產出途在科技。幾年來,北大荒筑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業技術不斷获取新粉碎,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9.6%。

  “記得習總書記來到北大荒修三江農業科技園區時指出,‘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加倍超过的身分’。這是對全班人們在基層的科研人員的断定與鼓勵。”北大荒筑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負責人張少波說,幾年來,園區浸點在良種引進、良法配套、良田保護方面進行試驗忖量,高標准实现各項科研試驗树模項目280余項,推動寒地水稻平衡畝產由620公斤升高到638公斤。

  種子是糧食安静的關鍵。“全班人們始終堅持把論文寫在黑土地上,讓中國糧用上中國種。”張少波說,當前,科技園區引進優質作货物種(品系)300余個,通過對品種適應性、豐產性及抗逆性進行綜合想虑,為當地農戶品種選擇供给了技術參考。張少波與同事們创设了優質品種高產高效培植的技術體系,此刻篩選出龍粳31、龍粳46、龍墾2021、綏粳18等多個優質高產水稻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到了510萬畝,為農戶推广經濟效率2.8億元。

  當前,正是糧食作物生長的關鍵期,也是產量造成的關鍵期。在北大荒的廣袤田間,隨處可見智能植保無人機進行水田植保作業。技術人員通過無人機巡田成家有源成像技術天生草情散布圖,同時成婚植保技術生成變量施藥處方圖,讓無人機按圖作業,達到正确植保、減藥節本的结果。

  習總書記指出,“大举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鹰犬”。

  比年來,筑三江聚焦科技創新引領,不斷在農業音信化、智能化坎坷光阴,造就數字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程度,帶領廣大種植戶走上增收致富路。

  說起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筑三江鴨綠河農場種植戶張偉是絕對的受益者。“所有人從打今年春耕使用疊盤暗室育秧后,真是省心又省力!以往世人都是本人在地裡浸種催芽,溫度驾御不好,出芽參差不齊,后期水稻長勢也很難驾驭。”張偉說,今年通過溫湯重種實驗重泡過的稻種,不单根系壯、出芽早、返青快,而且越发環保,有效压迫了種子包衣對本田酿成的水浑浊。“大家看這些水稻,當時插到地裡的時候根基上不緩苗,現在長得多壯!”

  為了給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智能化供给技術支撐,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開發筑设了“水稻智能葉齡診斷”和“農田有害氣體監測”系統,做好田間圖片音信採集和田間調查,首创智能葉齡診斷數據模型。幾年來,建三江圍繞農業種植全过程,落實推廣22項農業新技術,實現了農情、農事、農藝及農機等全產業鏈緊密結合。

  “科技園區將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應用在農業科研拘束中,開發创设了農業科研牵制大數據平台,實現了化驗數據、調查記錄、科研功能、人才消休等的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和灵敏化管束。”張少波說。

  今年,修三江數字農業覆蓋了耕、種、管、收各個生產環節。“種植戶對智能農機作業、田間智能化统制有著熱切期盼,全部人們要在現有智能化機械和數字農業限制雲平台的基礎上,向加倍簡潔化、更加方便化方向死力。”北大荒集團筑三江分公司黨委書記蒼雲說。

  “習總書記表明,‘綠色發展要有可持續性,農業生產不能竭澤而漁’。總書記為北大荒的未來發展指理解方向。”北大荒集團筑三江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寶林說,幾年來,建三江堅持以綠色、安适為標尺,從育秧、夏管、秋收等環節,緊盯水、土、肥、藥等重點,死力抓好技術創新和應用,守住糧食安然這條底線。

  端牢“中國飯碗”,膏腴的黑地盘不成或缺。筑三江廣大種植戶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黑土地保護意識逐渐提高,越來越多的綠色防控技術出現在田間地頭。

  “這幾年,農藥、化肥、除草劑行使量減少,不僅給地皮儲備了‘后勁兒’,而且糧食的品質還获得了培养。”說起肥、藥減量的好處,七星農場第三管理區種植戶孫明江算了一筆明了賬:隨著糧食品質越來越好,全部人的品牌粳米已遠銷北京、上海、四川等10多個都邑,加之不上化肥的稻田還可以養鴨、養魚、養蟹,又能實現一地多收,每畝推论收益100多元。

  “無論是‘米袋子’還是‘菜籃子’,都離不開肥沃的地皮,農場糧食產量年年豐收,黑地皮功弗成沒!”七星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黎東光說,為了保護好、哄骗好黑地皮,農場堅持因时制宜、用養結关、科技支撐、綜合施策,修设了黑土地保護實驗室,不斷寻求和推廣黑地盘保護“良法、良方、良技”,通過工程、農藝、生物等举措,著力打造黑地盘保護“七星樣板”。

  水稻種植離不開水,更離不開科學灌溉,合理玩弄水資源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关键舉措。

  建三龍山灌區是黑龍江省最大灌區,設計灌溉面積達到532.74萬畝。日前,修三龍山灌區入選全國第一批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善推進現代化灌區修設試點灌區。灌區已經實現了對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資源聯合調度应用,比常規灌區更節電、節水。

  “过去種地都是從地下抽水種水稻,水溫過低還晦气於秧苗生長,現在都是從灌渠引入的江水,無混杂,這水稻比往年井水灌溉時都要高1厘米至2厘米。”七星農場水稻種植戶車興躍說,今年我们承包的365畝水稻已與水稻合作社簽訂了訂單種植公约,水質好種出來的大米口感好、黃粒少,早早就實現了稻米未產先銷。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水利現代化是要紧組成一面。”張寶林說,建三江筑設了“前進農場數字孿生灌區树模區”和“青龍山農場机灵水利树模區”等6個水利树模區,三大灌區下手杀青了從牵制核心到各站的基礎通訊鏈路、網絡基礎筑設,還杀青了主要節點水位流量監測、監控,开端筑成灌區應用聪颖平台,大數據、遙感、物聯網、雲計算技術在水利業務領域應用不斷长远。

  風吹稻浪千層起,廣袤荒野生機勃發。熱流涌動的黑土地,正沿著習總書記指引的偏向,在農業現代化的途上大步向前。

  黎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国民網報社招聘任用英才廣告服務互助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音讯保護聯系你們


上一篇:原态农业以8877万的价格让与持有的原农科技51%的股权给宇农食品
下一篇:宝山的谁荣获天下农业农村先辈服务者称呼!